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加坡媒体:英国如何变得如此“不靠谱”?!

新加坡媒体:英国如何变得如此“不靠谱”?

时间:2025-07-06 12:41:54 来源:欲扬先抑网 作者:娱乐 阅读:431次

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18日文章,不靠谱原题:英国如何堕落不管你怎么看英国人,新加他们过去都曾身处稳固、坡媒运转良好、体英负责任的国何国家:数百年的和平政治演进历史,没有政变、不靠谱革命或内战,新加而世界上多数其他国家深受这些动荡困扰。坡媒

信誉“粉碎”

毋庸置疑,体英英国的国何公务员制度因其专业而受到高度评价,其法律制度也是不靠谱如此,这些仍然被认为是新加一种优势,经常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称为英国的坡媒一种国家资产。这就是体英为什么突然陷入危机的英国看起来如此令人惊讶。短短几周,国何英国国民生活中一些最关键机构的信誉,包括首相、财政部、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执政的保守党以及该国的资产管理行业,都被撕得粉碎。

英国货币已跌至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投资者贷款给英国的风险溢价也是工业化国家中最高的。英国政府被迫向全球金融市场的压力低头,撤回了几周前才推出的预算,这在现代历史上尚属首次。

另一个极不寻常的举动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一种通常只适用于脆弱发展中经济体的言辞谴责英国。

“保质期”:特拉斯与生菜

《经济学人》指出,如果不算为英国女王举行的哀悼期(其间所有政治活动都暂停),特拉斯只享受了7天的完全首相权力,然后全球经济的力量就“摧毁”了她的政府。

该英国期刊认为,这就像超市里“生菜的保质期”。特拉斯可能永远无法从这一残酷的嘲讽中恢复过来,一家英国媒体为读者提供了一段生菜的直播视频和一张首相的照片,并附带一个问题:“哪种生菜保质期更长?”

整个英国现在成了国际笑柄。意大利的政客们建议将他们的一位退休总理派往伦敦,尝试管理英国人,因为他不会比英国的政客做得更糟。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半开玩笑地告诉特拉斯政府,如果需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打交道的经验,他愿意提供帮助。10年前,希腊不得不接受全球金融机构的救助,以摆脱国家破产。

在政治、金融和经济领域,信誉就是一切,而按照现在的节奏,英国政府正在失去这一切。金融波动伴随着政治波动,1990年到2010年,英国只由3位首相统治。但从2010年到现在,这个国家已经迎来4位首相,可能还要做好迎接第5位的准备。而且,从今年1月开始,担任财政大臣的政界人士多达4人。

鱼与熊掌兼得?

英国是如何陷入这种窘境的?特拉斯政府的一系列直接失败,被一个更为根深蒂固的困境放大了。特拉斯凭借政治上最古老的伎俩赢得了权力:承诺选民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她承诺要减税并增加支出,所有这些都基于从金融市场借款。

批评越多,特拉斯就越要加倍兑现自己的承诺。她减税的承诺成为对意志的考验,而她决心要赢得这场考验,并让英国金融监管机构和国家公务员靠边站。

特拉斯很快发现,在通胀和利率急剧上升、全球能源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不应该提供大量支出。她不仅遭到了金融市场的断然拒绝,还引发了一场金融崩溃,只有撤回全部预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特拉斯的问题不仅在于她兜售的财政数字,还在于她考虑不周的预算成为了英国政治和经济信誉全面崩盘的象征。

罪魁祸首是众所周知的“脱欧”。从增长率下降、出口下降和对内投资大幅削减的角度来看,“脱欧”对英国经济造成的损害现在已经有据可查。不过,对英国信誉造成更严重影响的是,英国政治精英在“脱欧”过程中的行为。“脱欧”是在谎言中进行的,“脱欧派”编造数据,说英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将弥补失去欧盟市场的损失。任何胆敢拿实际经济事实和数据反驳“脱欧派”的人,都被斥为所谓“恐吓计划”的一部分。

这一策略不仅成功地让英国“脱欧”,还催生出一个全新的英国政客阶层,他们认为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强行推行自己的政策,而不管经济现实如何,如果事实与他们的观点不一致,就提出“新事实”。

竞选期间,特拉斯拒绝与批评她经济政策的人进行严肃讨论,就像她的前任、英国首相约翰逊拒绝解释“脱欧”后将如何繁荣一样。这两位政治人物的运作都基于这样一个假设:虚构的经济学可以成为真正的经济学。(作者乔纳森·伊亚尔,陈欣译)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降准要来?刚刚国常会定调!为何降,降多少?信息量大
  • 揭秘虚假代理IP属地灰色产业 花9元就能改“IP属地”?
  • 北京66家企业防疫不力被通报,涉周黑鸭、达美乐、酒便利等
  • 芯片公司涨薪抢人!猎头:有人跳槽薪酬翻倍,设计岗年薪达120万
  • 证券日报: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 1.68亿销售返利暴露内控问题  *ST长方收年报问询函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53例、无症状感染者3961例
  • 阳台种菜指南丨不用种子就能种的蔬菜
推荐内容
  • 上海临港新片区:打造上海“未来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和策源地
  • 我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创2000年以来新高
  • 十大机构看后市:内外压制高峰已过 市场反弹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 2021年净赚超5000万:基康仪器将于5月13日上会 北交所“预备队”潜力十足
  • 国盛金控易主国资后两月更换十高管 近五年累亏近8亿遗留问题待解
  • 新闻1+1丨老年人的“疫苗短板”怎么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