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好!国务院送超级红包,哪些概念股最受益?
炒股就看,大利权威,好国专业,送超及时,包概全面,念股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最受 原标题:大利好!大利国务院送超级红包,好国哪些概念股最受益?送超 来源:证券之星 一直以来,市场都有观点认为应该将养育婴幼儿也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包概而最近,念股这项政策真的最受来了。 国务院重磅发文 3月28日,大利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好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送超通知。 通知指出自2022年1月1日起,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其他措施上,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涉及的保障措施和其他事项,参照《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关于这项政策的意义,财政部税政司、税务总局所得税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作为优化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之一,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群众生育养育的鼓励和照顾,有利于减轻人民群众抚养子女负担。该项政策实施后,有3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都将从中受益。 家长如何填报 而对于有三岁以下孩子的家长和未来有生育规划的家庭而言,最关心的还是如何进行填报,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项? 上述负责人表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与其他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一样,实行“申报即可享受、资料留存备查”的服务管理模式。 纳税人在申报享受时,可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填报或向单位提供婴幼儿子女的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以及本人与配偶之间扣除分配比例等信息即可,无需向税务机关报送证明资料。纳税人需要将子女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留存备查。 此外,文件规定了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而目前已经是三月底了,这中间的三个月又该怎么办呢? 负责人表示,《通知》明确该项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在申报当月扣除,也可以在以后月份发工资时补充扣除;平时发工资没有扣除的,或者没有任职受雇单位的,也可以在次年办理汇算清缴时补充扣除。 例如,纳税人的子女在2021年10月出生,自2022年1月1日起纳税人即符合专项附加扣除享受条件。纳税人4月份将婴幼儿信息提供给任职受雇单位,单位在发放4月份工资时即可为纳税人申报1至4月份累计4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 婴童概念股或最受益 最后我们回到股市,一项政策的出台往往能刺激一个或多个板块,而国务院此次政策主要还是为了鼓励大家生育,那么在这个背景下,最受益的无疑是婴童概念。 近年来,受我国人口出生率变动、消费水平升级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等因素影响,我国母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MobData的数据显示,我国母婴市场规模从2017的2.59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3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9%,预计我国母婴行业消费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4.31万亿元,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伴随着母婴行业的发展和消费升级,母婴商品的种类也逐步丰富,食品、易耗品、服装、孕妇产品等品类一应俱全,各类品牌商也通过全产业链发展,为不同年龄段婴童提供不同层次的产品。其中,婴童食品占比最大达37.0%,其次为婴童服装占比达30.0%。 尽管人口增长已经放缓,但“ 人群迭代 + 消费升级 “才是母婴行业的最大机遇。 60 后当父母时,由于物质匮乏家庭收入偏低,普遍不会在母婴用品上消费太多。到了 70 后当父母时,物质条件升级,母婴用品份额增长。80 后是崇尚科学的一代,认为孩子是家庭一切,依赖外资品牌,中产阶层尤其舍得为孩子花钱,母婴用品份额较高。 新一代父母 90 后、和 95 后,自主意识较强,消费观念已与前人大有不同,追求个性化与精细化育儿。母婴用品随着人群更迭和消费升级,市场加速细分,呈现高端化、个性化、时尚化趋势。 而婴童概念或者是三胎概念是一个比较大的方向,我们从几个细分方向来看看有哪些具有代表性性的个股。 第一是母婴产品。代表个股有:、、、、、等。 第二是童装和玩具。代表个股有、、、、等。 第三是辅助生殖,代表个股有:、、、国际医学、等。 第四是婴儿奶粉,代表个股有:中国飞鹤、、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麦卡锡“上岗”前对华秀强硬,声称将成立“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
- 商务部:将多举措促进消费,预计后期消费将继续保持恢复态势
- 刘俏:碳中和需要所有人参与,如果我们改变饮食偏好,单项指标就完成10%了
- 俄央行:俄国际外汇储备上周增加17亿美元 总额达6111亿美元
- 三大指数探底回升 赛道股表现活跃
- 个人养老金制度来了,10问10答帮你搞懂
- 新西兰一季度通胀创30多年新高
- 黑石盘初涨超4% Q1每股收益超预期
- 这一国家级大会,首次在宜昌设分会场!
- 财经TOP10|重磅!个人养老金来了,来看最全解读,刚刚!普京下令,取消强攻亚速钢铁厂
- 军机表演引发假警报国会紧急疏散 佩洛西:不可原谅
- 韩媒:消息人士称美国总统拜登或于下月20至22日访韩
- 罗氏抗流感新药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在中国申报上市
- 博时基金:《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利于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丰富个人养老金投资者投资范围
- 商务部:帮助外资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同时保障生产经营
- 中国海油上市首日大涨超27%,三机构加仓近12亿元
- 醴陵的这则免费停车通告还算数吗?国企声明:原通告有效
- 核电项目新进展,国常会重点提及,市场规模年均超千亿!
- 对外财务资助存违规行为 皖通科技被安徽证监局责令改正
- 刷单造成“大众点评”数据不真实,青岛一公司被判赔30万元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