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2月2日银行日报:16家银行2022年业绩“预喜”,陆金所控股赴港上市

今日关注:

1、预喜公司动态

金融业反腐工作持续深化,月日银行业绩一天内两位国有大行干部相继“落马”。日报

2月1日,行年据中纪委官网披露,陆金中国深圳市分行原党委书记、所控市行长王业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股赴港上中国总行原个人金融业务总监兼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李卫平接受审查调查。预喜

又一家金融科技中概股回归港股。月日银行业绩2月1日,日报美股上市公司陆金所控股向港交所正式递交上市申请,行年拟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陆金上市成功后,所控市陆金所控股将实现纽交所、股赴港上港交所双重主要上市。预喜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为此次上市联席保荐人。

今年初,中国银保监会官网显示,九江农商行因贷款领域的四项违法违规事由,被九江银保监分局处以罚款135万元,另有7名直接责任人被予以警告。

据了解,该行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双降”,归母净利润降幅高达98.88%。与此同时,该行资产质量下行,风险抵补能力下降。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达2.67%,较2022年初增加0.6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其拨备覆盖率为170.62%,相较于2021年末的203.95%下降了30个百分点。

2、行业动态

目前已有16家A股银行陆续发布了2022年业绩快报,营收、净利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

区域性城商行、农商行表现亮眼,8家净利润增速超20%的银行中仅有(SZ000001,股价14.70元,市值2853亿元)这一家股份制银行,其余均为区域性城商行、农商行,其中(SZ002839,股价4.81元,市值104.4亿元)、(SH603323,股价4.93元,市值88.89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5%、29.36%,暂列前两名。

此外,已披露业绩快报的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13家银行2022年末不良率较上一年底有所下降。

经历了2021年的个位数增长,2022年银行业扩表增速开始修复,总资产与总负债的规模增速终于均双双站到了10%以上,回归到了2020年的水平。

细究来自央行和银保监会的多维监管数据,三个趋势性特点开始显现:居民储蓄意愿飙升,尤其爱存定期;不管是负债还是资产,大行体量越来越“大”;大行普惠投放越来越猛,不仅仅是“掐尖”,还越来越下沉。

2022年银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切都在或广或细的监管数据里,有迹可循。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开年以来,消费市场已经呈现火热态势,叠加年初消费需求较大等因素,部分银行加大消费信贷优惠力度。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银行在降低个人消费贷利率方面有所动作,一方面是为了响应监管减费让利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旨在进一步做好客群细分,对优质个人客户提供更符合其风险实际的贷款利率,从而增强自身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一省一策”分类推进的背景下,省联社改革的模式选择一直备受关注,目前,除省级农商行、省农商联合银行外,讨论较多的还有改制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服务公司。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农信社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升农信社省级机构的服务能力。对于省联社,考虑到可行性和改革效果,联合银行模式的适用范围更广。

开年以来,多家银行积极储备负债端资金,以应对经济复苏带来的融资需求。

建设银行今年计划发行同业存单总额为1.265万亿元,较去年计划总额增长3330亿元;今年计划发行同业存单总额为1.5万亿元,较去年计划总额增长4000亿元;今年计划发行1.3139万亿元同业存单,较去年计划发行额度增加1012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称,银行提高同业存单发行计划额度,首要原因在于市场一致预期2023年将迎来经济复苏,市场融资需求将抬升,信贷规模有望增长,银行为补充负债端资金进行提前布局。

3、国内宏观

开年以来,多地银行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其中最低降至3.7%。尽管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连续5个月未下调,但多地房贷利率已迎来“3时代”,房地产和消费也成为各地2023年提振经济的重头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