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养老保险获批开业 “银行系”持股比例超七成
原标题:国民养老保险获批开业,银行系“银行系”持股比例超七成 3月22日,国民银保监会批准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民养老保险”)开业,养老成为我国第十家专业养老保险机构。保险比例 根据批复,获批国民养老保险住所在北京市西城区,开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11.5亿元。持股超成 公告显示,银行系国民养老的国民董事长为叶海生,总经理为黄涛。养老叶海生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保险比例黄涛此前是获批副行长。 与其他九家专业养老公司主要依托保险公司不同,开业国民养老17个股东中集合了多家银行的持股超成理财子公司,若算上旗下的银行系投资公司,银行系持股比例合计超过70%。 北京联合大学保险系讲师杨泽云对界面新闻分析指出,商业养老不仅是保险业的业务,银行、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都可以为商业养老提供产品。国民养老保险的银行系背景或许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养老金融需求。同时,银行遍布大街小巷的网点也为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未来的营销提供渠道优势。 此外,北京市政府及西城区政府通过旗下投资公司持有国民养老13.32%的股权。国务院国资委旗下国新资本持股8.97%。股东中唯一的保险集团泰康人寿出资2亿元,持股1.79%。 从批复的业务范围看,国民养老将聚焦个人养老金业务以及管理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人民币和外币资金,以及与养老金管理相关的咨询服务业务。 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即人们常说的养老金,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健全,覆盖近10亿人。第二支柱年金也已覆盖5800余万人。 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目前包括税延养老保险和养老目标基金。2018年起开始实施税延养老险试点,截至2020年末,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26亿元,参保人数4.88万人。因税收优惠力度有限,覆盖范围较小,保费规模低于此前预期。 正因如此,延续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表示,要发展真正具有长期养老功能的养老金融产品。加快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大力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可以缓解我国养老保险支出的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目前对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从“产品制”转为“专户制”在业内已达成共识。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2021》指出,要有序扩大第三支柱投资的产品范围,将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都纳入第三支柱投资范围。 今年以来,官方在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方面动作频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已扩大到全国范围,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也扩大到“十地十机构”。同时,以养老为目的的养老金储蓄也在稳步推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方回击!
- 政策助力汽车消费加速回暖 2023年金融支持力度有望加码
- 全球铜供需格局有望转为小幅过剩
- 丰田2022年在华销量同比减0.2%,10年来首降
- 国是金融改革智库首席专家刘胜军:新背景下推进金融改革要注重整体改革,要找准突破口和爆破点
- “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民生银行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纪实
- 顺德推新政促进金融业集聚发展
- C919,又有好消息
- 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赴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开展煤炭流通成本调研
- 隔夜要闻:美股涨跌不一 联储官员料利率需升至5%以上 劳斯莱斯去年销量刷新百年纪录 瑞士央行亏超千亿美元
- 欧元兑瑞士法郎升至平价水平 为7月份以来首次
- 一天暴跌15%!又一个新兴市场汇率崩了,发生了什么?
- 虚构好评、刷手刷单、发虚假体验……上海查处一批刷单炒信案
- 高送转行情已成鸡肋
- 贝壳找房李文杰:2023年房地产曙光在前
- 核酸采样亭大量闲置,委员建议改造为发热诊疗亭或便民医疗点
- 本周17只新股闯关IPO,中芯集成拟科创板募资125亿元
- 高光已过:马斯克恐无缘再夺世界首富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严把重要关口,做细做实农村疫情防控
- 看图:马斯克恐无缘再夺世界首富 一年财富损失2000亿美元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