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三年亏超170亿!威马传全员降薪,管理层基本工资腰斩,IPO还有戏吗?!

三年亏超170亿!威马传全员降薪,管理层基本工资腰斩,IPO还有戏吗?

时间:2025-07-06 10:22:14 来源:欲扬先抑网 作者:时尚 阅读:419次

威马汽车又陷入降薪风波。年亏

11月21日,超亿传全据媒体报道,威马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布内部信,员降腰斩有戏称为了应对资金压力,薪管公司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理层同时对公司整体运营费用进行精简,基本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工资

威马W6。年亏图片来自官网

据网传内部信显示,超亿传全其具体措施为:从2022年10月开始,威马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员降腰斩有戏发放50%的薪管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调整公司发薪日,从次月8日发放上月工资调整为次月25日发放上月工资;本年度不再发放额外奖金(第13薪)、理层留任奖金(第14薪)及年终奖,基本暂停发放购车补贴。

对此,威马汽车方面向时代财经表示,正处于IPO静默期,不会做出回应。时代财经以购车者身份询问威马汽车客服,客服表示,“未收到降薪相关消息,不会对新车交付等服务造成影响。”

从辉煌,到失速

威马汽车“全员降薪”一事被传已久。据媒体报道,早在10月下旬,就有数位认证为“威马汽车员工”的网友在社交软件上发布相关消息称,威马汽车从10月份开始全员降薪。

降薪传闻背后,威马的日子并不好过。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威马汽车的亏损数额在不断增长,分别达到-41.45亿元、-50.83亿元和-82.05亿元,三年间累计亏损额度超过170亿元。

大幅亏损背后,威马也曾经辉煌过。

与“蔚小理“创始人出身互联网行业不同,沈晖曾主导吉利收购沃尔沃这宗中国汽车史上规模颇大的海外并购,在汽车行业人脉颇广。用沈晖自己的话说,“没有人可以像我一样拿起电话就能和通用CEO、CFO直接对话。”

在一级市场,威马汽车的吸金能力惊人。曾吸引过百度、腾讯、红杉中国等众多明星投资机构的投资,累计金额超过350亿元。

网传威马内部信。

沈晖的从业经历,也让威马采取了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不同的打法。公司创立之初,就投入重金自建工厂。目前,威马汽车在浙江和湖北两地,拥有年产2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在业界看来,好处是比代工模式更容易把控,坏处是大量资金被占用变成了固定资产。

2019年,威马全年的销量16876辆,仅次于蔚来,成为造车新势力第二名。具体车型来看,威马EX5更是当年的新势力单一车型销量冠军。沈晖在这一年放出豪言:年销10万辆将是新能源汽车的生死线,威马将在未来两三年内达到这个数字。

但两年后的2021年,“蔚小理”年销量齐齐接近10万辆大关,威马汽车全年销量仅有4.4万辆。沈晖可能也想不到,竞争对手迈过了生死线,威马自己却被卡住了。

2022年,威马进一步被甩开。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0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再次刷新纪录,批发销量达到67.6万辆,同比增长85.8%。在头部玩家月销量过万的当下,威马汽车10月销量仅有1117辆。

沈晖 图片来自威马官网

自燃锁电,威马掉队

威马的掉队,始于2020年。

2020年10月,威马被曝有3辆EX5自燃,同年12月,4天内又有3辆威马EX5被曝发生自燃。在这些频繁被曝出的自燃事件背后,威马汽车后续宣布召回部分威马EX5车型,共计1282辆。

同时,2022年1月,有不少车主表示,他们的威马EX5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续航下降、充电时间增加,疑似被威马方面通过“锁电”的方式来降低车辆自燃风险。

彼时,超百名车主联名向威马汽车发布律师函,抗议威马汽车续航里程虚标,通过隐瞒、欺骗手段缩减汽车电池容量以掩盖自身重大安全缺陷的行为。时至今日,对于是否存在“锁电”行为,官方并未公开回应。

为了尽快度过资金难关,2022年6月,威马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继冲击科创板未果后,第二次试水资本市场。

招股书中的威马颇为“自信“。其招股书写道,威马纯电SUV销量在中国主流市场(15万元-30万元)纯电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一。由于通过一系列条件限制,将燃油车企,以及价格区间更高的蔚来和理想等同行排除在排名之外,此举也被网友戏称:只要定语够多,人人都能拿第一。

招股书同时表示,威马M7将于2023年搭载自主研发的L4级AVP,硬件已配置为支持未来L5级自动驾驶功能。

更高级的技术无疑需要更多研发投入,但威马在这方面也存在隐忧。2021年末威马汽车有1141位研发人员,但“蔚小理”分别有4809位、5271位和3415位研发人员。

此外,2019年-2021年,威马汽车的研发开支占比不断下滑,研发开支分别约为8.93亿元、9.92亿元及9.81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50.7%、37.1%及20.7%。同时,横向对比来看,威马汽车2021年研发支出不到10亿元,而“蔚小理”则在32亿元至46亿元。

强敌环伺,威马渡劫

威马急于上市,但如今的资本市场或未必买账。即使是头部的造车新势力,也过了股价一飞冲天的好日子,更不用说威马等二线车企。

资本市场的态度转变,一部分原因在于二线车企盈利困难。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毛利率尚未转正,2019年-2021年,其毛利率分别为-58.3%、-43.5%和-41.1%。

2021年,威马汽车采购电池的费用已经达到了17亿,超过全年营收的30%,今年碳酸锂价格暴涨,采购成本势必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挤压威马汽车的利润空间。

相比之下,“蔚小理”产品定价较高,利润水平也更高,三家新势力毛利率早已顺利转正并提升至两位数水平。理想汽车季度净亏损甚至一度收窄至2150万元,这对于动辄几十亿亏损的威马汽车而言难以想象。

有业界人士称,威马想做造车新势力中的大众汽车,用价格换市场,现实却是没获得利润,还把市场丢了。

除了资本市场对于造车新势力不再热捧,威马汽车还面临着传统车企的竞争。2022年3月,宣布停产燃油车,销量扶摇直上,9月和10月连续两月销量突破20万辆。

已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广汽埃安,单月销量早已突破3万辆,随着其新工厂的不断扩建,产能还将进一步提升。而这两家传统车企的主打产品,正是在15万-20万元区间,与威马汽车几乎重合。

威马的名字来自德语,意思是“世界冠军”。在降薪传闻背后,这位“冠军”显然正为自己的生存而忧虑。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12家药企,立案调查!国家药监局通告19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涉及葫芦娃药业、洛阳顺势药业、江苏至善堂药业等
  • 小游戏“羊了个羊”刚火就塌房?网友气到心梗!背后大佬被挖,这股票有点…
  • 欧股收盘全线下跌 德国DAX指数跌1.22%
  • 二〇二二年版标准地图发布
  • 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面世”,众多金融机构摩拳擦掌构建科创金融创新模式
  • “十一”京郊热门民宿遭抢购
  • 美联储通胀数据“爆表”:黄金击穿1700美元、钯金暴跌超7%
  • 一边腾挪减持,一边联合蚂蚁集团拿下上海“王炸”地块 复星系下的什么棋?
推荐内容
  • 欣旺达:发行GDR并在瑞士证交所上市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
  • 万亿市场需求浮现!养老护理风险受关注,长护险市场供给仍不足
  • 起底“脱口秀概念股”ST洲际: 去年八成收入来自单一大客户 超22亿借款逾期
  • 买手追讨2亿货款,洋码头创始人:将引入战投,分期清偿
  • 打压通胀路漫漫!连降三个月后,美国7月职位空缺意外大增
  • 严阵以待、全力以赴!李强龚正赴防汛指挥部检查部署台风“梅花”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