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医械行业迎机遇:医院提质扩容迫切性凸显 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其二,后疫资源分布结构不合理,代医影响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械行性凸显市续提公平与效率。空间上,业迎医院东西部医疗资源发展差距大,机遇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沿海地区,提质结构上,扩容三级医院承担大量医疗行为,迫切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够充分。场规
另外,望持根据OECD数据,后疫2020年,代医中国每十万人ICU床位数为4.5张,械行性凸显市续提远低于同期发达国家,业迎医院如德国28.2张、机遇美国21.6张、法国16.4张、日本13.8张,我国ICU重症救护资源存在严重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机构认为,新冠患者有潜在呼吸治疗需求,未来国内疫情防控方案优化,有望带动一批呼吸机和制氧机的储备需求,而家用呼吸机可提供便捷治疗支持。
同时,也建议关注呼吸慢病相关医疗设备及耗材。其指出,随着全球范围内呼吸慢病患者人数持续增加,相关医疗设备及耗材市场快速增长,核心产品包括家用无创呼吸机和通气面罩等。
▌后疫情时代 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除去新冠治疗需求之外,常规医疗需求恢复也有望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另一动力。
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26.1亿人次,同比增长0.9%,其中医院16.2亿人次,同比基本无变化。分析师指出,这主要体现在外地患者就医部分受阻、以及本地患者择期治疗延后等,而如今,防控政策优化有利于常规医疗需求恢复。
眼下,得益于政策支持,医疗新基建加速推进。国盛证券表示,后疫情时代,大型医院扩容、基层医院提质改造都将加速。同时,各级政府支持采购国产设备,随着医疗新基建的进行,医疗设备国产化趋势有望加速向上。
展望未来,中航证券预计,医疗器械带量采购将成为行业新常态,且集采竞价规则也趋向于灵活,并且向临床需求倾斜——脊柱耗材集采、电生理集采等政策设定再次表明,集采并非一味的偏好低价,而是在保证临床效果的前提下,压缩渠道费用,给予生产企业合理利润,除看重产品的临床效果外,也兼顾配送、供应等综合能力。
因此,分析师预计,部分创新能力强、产品竞争格局较好、配套服务优秀的厂家,可通过集采快速进入主流医院,提升市占率,实现业绩增长。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本月第三次,巴菲特再减持!
- 货车司机在路上:“这次比2020年初感觉还要难”
- 太阳能电池业务毛利率大幅下滑 聆达股份收年报问询函
- 北京通美科创板IPO: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比例攀升 2019年迁厂致使毛利率大幅下滑
- 太古股份公司A11月22日斥资约527.69万港元回购8.8万股
- 上海宝山区月浦镇抗疫物资流入外区销售?官方最新回应:系供货单位工作失误流入市场
- “上海牌照一律不给进”!货车司机车上吃住27天,还有车被贴上“封条”!运费直线暴涨,企业受困“物流关”
- 港交所容许刊发未经审核业绩 近10家房企仍无法如期交付
- 亚马逊砍掉在线医疗业务 科技巨头为何做不好互联网医疗?
- 江苏首个服务上海的方舱医院今天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