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王、杨国福等中式连锁餐饮企业扎堆冲刺港股,争相布局新业务、新门店,谁能饮头啖汤?
来源: 洞见财经 记者 谢奀国 实习记者 台雨欣 报道 中式餐饮因不断走向标准化和连锁化,捞王连锁近年颇受资本青睐。杨国2020年,中式扎堆争相、餐饮冲刺同庆楼、企业巴比食品成功上市。港股2021年,布局和府捞面、新业老乡鸡、门店老娘舅、头啖汤紫燕百味鸡、捞王连锁五芳斋等纷纷开启上市之路。杨国 记者梳理发现,中式扎堆争相2022年开年以来,餐饮冲刺已有4家中式连锁餐饮企业先后向港交所递表。企业他们分别是七欣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欣天”)、乡村基快餐连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乡村基”)、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国福”)和捞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捞王”)。 根据招股书显示,上述企业去年营收均呈增长态势, 而捞王净利近三年不断下滑,2021年同比下滑幅度达79.3%。 在业务布局方面,记者注意到,相较于火锅餐厅,快餐餐厅在疫情期间的外卖业务收入占比增幅较大。得益于餐厅扩张带来的营收增长,不断扩大餐厅网络成为连锁餐饮企业共同的战略规划。与此同时,更多连锁餐饮企业选择将新餐厅开设在非一线城市。 中式连锁餐饮业绩回暖,拓展外卖和零售业务 2022年,主营海鲜火锅的七欣天,主营中式快餐的乡村基和杨国福以及主营粤式火锅的捞王分别于1月12日、1月26日、2月22日、3月14日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其中,捞王于2021年9月首次递表,由于财务资料过期,今年二度递交招股书。 从营收来看,中式连锁餐饮品牌业绩正在“回春”。其中,七欣天、乡村基和杨国福的营收较2020年增幅较大。2021年1-9月,七欣天、乡村基、杨国福分别实现营收14.80亿元、34.24亿元和11.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49.42%、56.41%和60.82%。而捞王近年营收增速缓慢,2021年,捞王实现营收达13亿元,同比增长约15.56%。 从净利来看,上述四家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分化。自2019年以来,七欣天、杨国福皆呈稳步增长。而捞王近年的盈利水平则呈现不断下滑趋势,2021年同比下滑幅度甚至高达79.3%。2019年至2021年,捞王净利分别为7991.5万元、6744.1万元、1396万元。 乡村基则刚刚扭亏为盈。数据显示,2020年乡村基的净亏损达到572.4万元。截至2021年9月末,其当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为1.62亿元,约为2019年的两倍。 餐饮企业的经营业绩在受到疫情影响时仍能保持增长,可能和外卖业务收入的增加有关。2020年七欣天和捞王的外卖业务收入分别为2.21亿元和0.59亿元,占当年总营收的15.5%和5.3%,分别较上年增长4.3%和2.8%。相比之下,乡村基由于其主营的快餐在外卖这一业务赛道更具优势,2020年,乡村基的外卖业务收入达到11.37亿元,占当年总营收的36%,较上年增长了10个百分点。 此外,记者注意到,上述餐饮企业还开拓了零售业务。据悉,杨国福自2021年1月开始推出了第一批零售产品。截至2021年9月末,杨国福零售业务实现3716.3万元收入,占总营收的3.2%。捞王于2020年推出零售业务,2020年和2021年,捞王分别实现335.8万元和1121.9万元的收入。 堂食业务中的翻台率和人均客单价是连锁餐饮企业的核心指标。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捞王主品牌“捞王锅物料理”的翻台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0次/天、2.5次/天、2.3次/天。而同为中式火锅的七欣天翻台率虽不及捞王,但该项指标较为稳定。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七欣天同店翻台率分别为2.1次/天、2.1次/天、2.2次/天。 就人均客单价而言,七欣天的人均客单价在2021年上涨幅度约为10%。而捞王的人均客单价有所上涨但幅度较小。2019年至2021年,捞王人均客单价分别为123.7元、128.1元和124.4元。 门店数量迅速扩张,下沉市场潜力巨大 捞王在招股书中表示,餐厅业绩的提高主要是由于企业稳健地扩张餐厅网络并进行标准化管理。2019年至2021年,捞王的餐厅数量由94家增长到148家。而同在火锅市场的七欣天餐厅数量由2019年的180家增长至2021年9月末的250家。 得益于餐厅扩张带来的营收增长,不断扩大餐厅网络是连锁餐饮企业共同的战略规划。乡村基计划未来两年共开设230家至270家乡村基餐厅,开设360家至420家大米先生。七欣天计划未来三年分别开设70家、100家和130家新餐厅。而捞王计划未来三年分别开设44家、60家和80家新餐厅,且大部分的新餐厅将设立于非一线城市。 更多连锁餐饮企业选择将新餐厅开设在非一线城市,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非一线城市的消费潜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非一线城市的运营成本也低于一线城市。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杨国福在一线城市的加盟餐厅数量较2020年9月末减少了7家,而其在非一线城市的国内加盟餐厅数量由4251家增加至报告期末的4916家。 杨国福加盟餐厅在国内非一线城市的销售额也远超一线城市,且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不断增长。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杨国福国内加盟餐厅非一线城市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7%、80.8%和82.6%。 随着连锁餐饮门店的迅速扩张,食品安全的保障问题也被摆到了台前。 记者注意到,曾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反映在外卖中吃到虫子、头发、钢丝球等异物。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前,七欣天品蟹轩、杨国福麻辣烫、捞王锅物料理、乡村基分别收到10条、225条、17条和43条类似投诉。 此外,2021年7月24日,深圳市杨国福麻辣烫店被爆出存在汤料污秽不洁等问题,后其涉事门店被查封并被罚款5万元。2019年6月14日,捞王上海瑞虹路店因涉嫌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被罚款5万元。 除监管外,连锁餐饮企业门店扩张的“进攻”和食品安全的“防守”更需要依靠企业自身来把握。七欣天、乡村基、杨国福和捞王作为2022年首批冲击港股IPO的中式餐饮企业,谁能脱颖而出?记者将持续关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世界杯神预测? 小心被套路
- 上半年A股IPO数量和募资双冠全球 港股下半年将恢复活力
- 澳门6月29日24小时内新增88宗阳性个案
- 财政部:1-5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24445亿元
- 监管从严审核核酸企业上市,IVD行业兼并购热潮前夕布局下沉市场
- 三部门联合部署推进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直补快办”
- 知名牛奶检出丙二醇,股价瞬间跌停!但市场监管局公示网页已打不开,网友心忧:刚买的,还能喝吗?
- 10天销售1811辆!房山区千万汽车消费券助推消费复苏
- “囤健康”为何成为年轻人刚需
- 长三角G60科创之眼开工,松江新城51个重大项目投资启动
- 华为Mate 50 Pro钢化膜曝光:非瀑布屏、刘海设计有戏
- 工信部:1-5月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9.9%
- 财政部:进一步推动PPP规范发展
- 第三条穿越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公路通车
- ESG相关基金规模2374亿:广发293亿,汇添富283亿元,农银汇理227亿,富国、兴全超百亿
- 行长辞职,这家银行股价一度接近跌停
- 昆明至玉溪开行城际直达动车:最快仅48分钟到达
- 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今天美国“堕胎权”被推翻,和我有关
- 韩国上调明年最低时薪至9620韩元“引劳资双方不满”,劳方:涨幅还不及物价上涨率
- 拟投44.7亿元入局新能源材料 复合肥龙头史丹利今日盘中涨停
- 搜索
-